近年来,济源中院民事审判部门不断改进作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审理,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
中级法院民事部门始终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工作重心,结合开展“一创双优”以及“为民、务实、清廉”等活动,着力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措施,创造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环境,为济源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民二庭坚持开展联系企业活动,近年来共深入企业一百余次,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搞好金融审判工作,专门成立了金融审判庭,实现了金融审判专业化,为快速有效审理好金融案件奠定了基础。
民一庭在审理市重点工程东方国际项目股东权益纠纷所引起的三起案件中,当事人因为股权争议,一方要求保全涉诉的土地、房产及股权,合议庭为维护稳定、保障重点工程进度,决定仅对股权进行保全,同时由庭长带队,组织各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有针对性地释法明理、答疑解惑,连续数日工作至凌晨,终于促使各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化解了涉案标的达上亿元的纠纷,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度。
二、坚持牢记使命,促进和谐稳定
以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是人民法院肩负的重要使命,民事审判部门始终牢记肩上的责任,将使命意识自觉融入到具体案件的审理之中。
在中原国际商贸城两起租赁合同解除纠纷案件中,二审期间,家居城40多家商户与鑫鑫投资集团组织的40多名武校学员发生聚众冲突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院长王涛及时作出批示,常务副院长卢新奇、副院长翟宏伟亲自督办,要求依法尽快、公正、慎重处理。民事法官不辞勤苦、不厌其烦,和每位商户和各方当事人见面,听取他们的诉求,及时掌握他们的想法和动态,稳定各方情绪,部署稳控措施,同时坚持以公正处理、化解矛盾为原则,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最终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以一调一判结案。裁判文书送达后,两案当事人及家居城的商户们均服从法院判决和调解,同时积极配合大型家具建材企业欧凯龙入驻中原商贸城及商户进驻欧凯龙的工作,该案的及时处理,既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稳定了商贸城的经营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坚持关注民生,维护弱势利益
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民事审判部门对一些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给予了充分的司法关怀和法律保护。
今年初,中院专门成立了劳动者权益保护庭,集中优秀法官办理与劳动者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争议案件。工作中,民事法官发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调解精神,平衡各方利益,实现企业和职工双满意。在审理涉及企业改制、小火电关停等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中,努力做到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职工利益并重。
民事审判部门连续四次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其中邓二娟等55人诉河南京源纸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经多方努力、斡旋沟通,共为55名工人追回报酬35万元,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为进城务工人员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在周长军等24名农户与济源市丰神种业有限公司种子委托培育合同纠纷案件中,民一庭法官意识到,该批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仅涉及到农户的切身权益,且可能引发群体性信访事件。他们事前分析研判案情,充分准备,在庭审第二天,就由庭长带领承办人员进驻农户所在的王屋镇谭庄村进行走访,推心置腹与农户谈心,不仅取得了农户的信任,也找到了矛盾的症结。另一方面,多次和公司负责人沟通,为其分析利弊,释法明理,并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醒其应当“以人为本,利益向下”,同时,也积极为企业着想,为其办理诉讼费免交,减轻企业负担,最终促使该案圆满解决, 24位农户的种子款全部得到了兑付。
近年来,民事审判法官面对纷繁复杂的纠纷、日益繁重的工作量以及形形色色的案件当事人,坚持埋头实干、默默奉献,以占法院18%的人员,承办了86%的案件,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审理,把公平正义的理念撒播到千家万户,把服务大局的意识、司法为民的实践融入到每一起司法案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