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扎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3月20日下午,济源中院第三党支部组织召开愚公移山精神座谈会,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涛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出席座谈会,结合自己在济源的工作体验,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对愚公移山精神进行了贴近法院工作实际的新的阐释。
王涛院长在座谈中说,2月24日济源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确定的活动主题是,“学习焦裕禄、争当新愚公,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我们作为愚公家乡的法官,要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深入研讨愚公移山精神,发掘愚公移山精神的实质,赋予愚公移山精神新的内涵。毛泽东主席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提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内容,现时代我们仍要发扬这些精神,排除万难,做好工作,完成任务。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寓言文章,通过研读该寓言故事原文,我们会发现,愚公移山精神不仅有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包含着有胆量、有智慧、厚德的内容。愚公敢于下决心搬去门前的大山,没有胆量和勇气是做不到的;面对智叟的耻笑,愚公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如此有理有据的分析,说得智叟无言以对,显示了愚公大智若愚的智慧;愚公移山修路,造福的不只是自己和家人,路一旦修好,四方乡邻皆能受益,愚公以一己之力,造福四方,体现了他浓厚的善德。济源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是济水,济水有着与愚公相近的品质。它独流入海,有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它永远保持清澈,有自清的品格;它不像黄河等河流一样泛滥成灾,有善良的品德。法官的品质,也应是有胆量、有智慧、厚德和自清。作为法官,特别是愚公家乡的法官,享受着济水的滋润,我们更应当充分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济水的品质。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充分发挥智慧,善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为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用手中的裁判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造福一方;我们要清正廉洁,公正司法,严守法律底线,维护法律尊严。
在座谈会上,民一庭庭长王瑞泽围绕如何发扬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在审判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民三庭庭长黄存智围绕愚公移山的坚持坚守精神倡导坚守清贫廉洁办案、审管办主任齐曙光围绕争当新愚公进一步完善审判管理分别进行了发言。与会的各位党员畅所欲言,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共同交流了自己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并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踏实工作,勇于进取,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敢为人先,努力创出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