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干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济源中院印发了《济源中级人民法院为群众服务细节十提醒》,让群众来法院办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司法实惠,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关怀。
提醒一:立案接待要热情,语言要文明,认真做好对当事人的诉讼引导和帮助,强化对诉讼权利义务、举证责任、诉讼风险等事项的告知,当事人提交材料齐全的,应当当场受理,材料不齐或需要更正的,要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应补足的材料,两次内办成,要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提醒二:接待信访人,态度真诚,言语恰当,要听信访人把话说完,要人人得到接待,事事得到答复,件件得到落实,细致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和法律讲解,让信访人满腔怨气来,平心静气走,怀着怒气来,带着满意走。
提醒三:加快立案材料流转,规范流转程序,减少流转时间,提高流转效率。
提醒四:法官要让当事人找得到、见得到,当事人进入法官办公室,要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句问候暖心,一杯开水相待。
提醒五:庭审准备要充分,开庭要及时,语言要规范,着装要整齐,让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把话说完,主动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让当事人有理讲在庭上。
提醒六: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文书制作要规范,避免出现瑕疵,要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说理要清楚透彻,避免法言法语过重,要让农村大叔都看得懂。
提醒七:耐心做好判前释法判后答疑,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对当事人的疑问进行充分回答,消除当事人的疑惑和顾虑,让当事人认可法院,认可法官裁判。
提醒八:做好调解工作,有热心、耐心、细心、诚心与当事人交心、谈心,用语文明,方式灵活,做好法律释明工作,找准争议焦点,积极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化解对立情绪,做到案结事了。
提醒九:执行要规范、及时、高效,杜绝随意性,及时提示当事人执行风险,通过全程网络公开,将执行情况及时告知当事人,让当事人不来法院就能了解案件执行情况。
提醒十:严格纪律作风,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最高院“五个严禁”、“十个不准”,省法院“十条禁令”、廉洁自律“十不准”恪守司法良知,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坚决反对“四风”,杜绝与律师不正当交往,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自觉听取意见和建议,以清正廉洁赢得人民群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