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动态 -> 图片新闻

开局即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发扬三种精神紧 盯三大目标 确保“十”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济源两级法院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1-03-05 15:31:49


3月3日,济源中院组织召开两级法院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度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21年度工作。济源中院分党组书记、院长侯保宗出席会议并讲话。两级法院班子成员、中院全体干警、基层法院部门负责人、员额法官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两级法院2020年度工作情况,对2020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林慧慧、郝小丽等先进典型作了经验交流。

会议传达了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全省法院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充分肯定了两级法院去年的工作成绩。一是两级法院班子团结务实重干。二是两级法院干警始终保持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两级法院贯彻执行省法院党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四是两级法院专业能力有显著提升,两级法院共有6件案件被省法院发布为典型案例。五是两级法院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审判质效17项指标中,8项处于优区间,8项处于良区间;执行“3918”核心指标始终排名全省前列,执行质效18项指标中7项排名全省前6位;诉讼服务质效74项指标中院得分排名第5位,网上办公办案4项指标居全省前5位。六是两级法院在全省法院的地位作用更加凸现,在全省法院大棋局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彰显。

会议深入分析了两级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会议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省法院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法院党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唱响法院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突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强化督导通报、评价奖惩工作,紧扣“六个高质量”,紧盯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苦干实干,抓实抓细,奋勇争先,推动济源两级法院审判能力大增强、司法作风大转变、审判质效大提升,确保“十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服判息诉率,发回改判率,调撤率,简易程序适用率,法治化营商环境主要质效指标,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诉讼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执行3918核心指标,诉服质效指标,网上办公办案主要指标),推动济源两级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济源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议强调,一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两级法院发展高质量。要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要持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要坚决同省法院党组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二要以司法履职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刑事审判要高度重视服判息诉工作,避免一判了之,要让被告人认罪服法;要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服务“六稳”“六保”;要大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树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意识,将调解贯穿案件审理每个环节,力争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三要以执行质效高质量推进执行工作现代化建设。要及时更新办案理念,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推进执行智能化建设,切实解决执行工作中的顽瘴痼疾,加大执行力度,不断优化执行质效。四要以个案办案高质量巩固提升办案质效。要持续开展办案质效提升工程,深化细化“四个一体”工作法,牢记质量重于泰山,秉持正义不能迟到,坚持案结更要事了;要树牢“一审中心主义”,中、基层法院要明确一审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目标,将调解贯穿审判全过程;中级法院要充分发挥发挥依法纠错、裁判终局职能作用,从源头上提高一审案件质效。五要以便民利民高质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要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要开展立案诉讼服务“好差评”活动,要进一步提升“分调裁审”效果,要将心比心办好信访案件,要以基层基础高质量夯实法院工作长远发展根基,要持续开展“四门”提升专项活动,走出门、延伸服务;请进门、接受监督;打开门、阳光审判;关起门、整顿队伍。六要以落实司法责任制和智慧法院建设高质量激发两级法院工作活力。要加强司法制约监督。要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及应用,全面深化“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七要以队伍建设高质量优化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院队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认真抓好队伍教育整顿,统筹抓好教育整顿与司法办案,以教育整顿促进提升审执质效,用审执质效提升检验教育整顿效果;持续争先创优、争先进位,各条线、各岗位干警,都要在本环节本领域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争当排头兵,争做表率。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96号   邮编:459000   联系电话:0391-5566088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