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文学作品

我眼中的司法警察

发布时间:2022-08-19 16:40:27


法警支队  胡康艺

人生就一幅画卷,每一个人都会用不同的色彩涂满这丰富的一生当穿上警服,成为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时,我们的人生便与警察蓝锁定终生。

学生时代的我,羡慕军人的英姿飒爽,向往钢铁熔炉般的军营,于是我携笔从戎、投身军营,用十年的青春锻炼自己、报效祖国。转业后的我,脱下了橄榄绿,选择穿上警察蓝,以报效祖国的初心将捍卫着法律尊严、维护着法院形象的誓言高高举过头顶。

在很多人眼里,司法警察这个职业很平凡,法院系统处于辅助性岗位,想干出成绩或谋求前程十分艰难回报有限不合算。甚至有的人不知道法警是做什么的,偶尔听到调侃说:“不就是个守大门的么”,对此,我报以善意一笑,因为我深知法警这一职业的职责和使命。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独立警种之一,是人民法院直接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司法力量,是人民法院有效行使审判权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力量,肩负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执行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职责任务。

一天天的岗位值班,一次次的押解值庭,一回回的技能训练,一趟趟的协助执行,看似平平淡淡,实际责任重大。只有在这个岗位上长期历练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枯燥和艰辛才能明白这份工作的不易。

曾有人这样描绘法警的工作判决书上没有你的名字,但每份法律文书上却凝聚着你的汗水;审判台上没有你的声音,但每次庭审都有你挺拔的身姿;你走不进当事人的视野,但运送正义的途中有你坚定的追随。

警情就是命令,服务审判执行是法警支队的职责所在。2017年8月25日下午5点50分,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法警支队吧,审判法庭法官接待室发生了当事人撕毁判决书事件,请你们派警给予协助”,接到电话后,正准备下班的法警支队队员迅速出警,不到3分钟的时间赶到了事发的法官接待室。原来,是一名再审申请人对判决感到不满,在面对法官的情况下,采取撕毁判决书、私自拍照的方式抵毁法院判决。到现场后,执勤法警迅速控制当事人,对其手机进行现场检查并删除违法拍照内容,随后,执勤法警陪同案件承办法官在一审原告到场的情况下,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历时近两个小时,最终促成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助力扫黑除恶保平安,每一场庭审的顺利进行都凝聚着法警的智慧和汗水。2019年是济源两级法院扫黑除恶的攻坚之年,有多个大型涉黑涉恶案件开庭审理。其中,3.22案件人数之多、庭审时间之长、任务之繁重,均创两级法院法警执行任务历史之最。该案被告人数多达41名,分别羁押在四个县的看守所,为保障案件的顺利审判,济源法院两级警队通力合作,制定了详细的押解方案、确定各组押解路线和出发时间,押解法警全部集中食宿,每天早上5点多就开始起床集合,一直到晚上近8点将被告人安全送回看守所。羁押候审期间,特别是中午休庭时间,41名被告人同时羁押在羁押室,同时进餐,羁押时间长、安全风险大,有可能出现串供、与看管人员发生冲突等突发情况,每名押解法警都高度警惕,时刻注意羁押人员一举一动,确保无任何异常情况。全体参战法警历经18天连续奋战、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3.22涉黑恶案件的庭审警务保障任务,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身为司法警察,每日忙碌与奔波在警务一线,枯燥、平凡,而又伟大。尤记的我看过一本介绍全国法院先进司法警察事迹的材料里面的每一篇内容震撼人心。在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这一光荣的岗位上,无数司法警察披肝沥胆,流淌血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审判执行工作保驾护航,更有的同志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有血有肉坚毅顽强的硬汉看到了一群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司法警察更看到了一群将毕生心血献给人民法院的忠诚卫士

虽然从事法警职业时间不长,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司法警察这一职业的艰辛和不易。法警的工作任务是枯燥的、危险的,但法警的职责是光荣的、艰巨的,工作中出现丝毫的疏漏、点滴的差错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有人退却和放弃,但更多的人选择砥砺前行和奋力拼搏。

我一直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司法警察,但我清醒的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合格两个字写起来容易,说起来容易,然而做起来却真的不容易。

一年多的履职过程中,我常常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兢兢业业,是否做好了该做的事情,是否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也常常警醒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合格司法警察一定要对得起身上的警服对得起肩负的使命对得起自己岗位

“居安思危为国泰,殚精竭虑保民安”。既然选择了司法警察这个职业,就应该恪尽职守地履行应尽的责任,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这就是司法警察必须用一生践行的职业担当。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96号   邮编:459000   联系电话:0391-5566088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