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王瑞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各类市场主体最期盼的是平等法律保护。一次不公正的执法司法活动,对当事人而言,轻则权益受损,重则倾家荡产。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人民法院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长期以来,济源中级法院以审判管理为抓手,努力提升民事审判质效,服务济源示范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坚持两级法院一体研判、一体推进。注重与基层法院沟通,加强条线指导,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形式,对破产、劳动争议、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容易形成群体诉讼的案件,以及疑难复杂案件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形成统一的裁判思路,避免同案不同判。针对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积极指导基层法院正确认识、充分利用府院联动机制,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信访隐患得以化解。
二是用好案件质效讲评机制。充分理解考评机制对司法实践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省法院综合评价办法,定期召开分管部门审判质效讲评会议,集中讲评学习中院审判运行态势、审判质效情况通报和省法院相关业务条线通报,切实把质效指标落实到案件办理的每一个环节,以强化指标管理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高效率审判,服务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两级法院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一审案件发改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平均审理天数等指标均处于“优”区间。
三是着力提升司法能力。印发《济源中院2022年1-8月份民商事案件被省法院发改提指情况的通报》,梳理分析了省法院发回重审和改判、审查后提审和指令再审的民商事案件。通过分析整改,将一线法官的裁判理念和裁判尺度统一到省高院的要求上来。组织分管部门干警集中学习新颁布的法律、司法解释,强化法律理解和适用。去年至今,共组织召开民事审判专业法官会议30次,研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72件。通过学习、讨论、整改,切实提高法官办案水平。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创新发展。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案例指导和重大案件公开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指导意见(试行)》,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提升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