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娥同志现任济源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在审判岗位上工作16年来,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对审判事业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也受到了单位领导、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个人嘉奖,2006年被济源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2007连续两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行政审判法官”。
一、打铁先须自身硬,她是一名善于“学到底”的法官
“要想办好案件,必须刻苦钻研业务,掌握过硬的审判本领”。任秀娥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6年来,她始终刻苦钻研审判业务知识,不断积累审判实践经验,在司法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才干。为了使自己能够不断适应审判工作需要,她在提高业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在工作任务不减的情况下她坚持学习,先后取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律硕士学位。针对审判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指导行政审判工作。两年来,有4篇调研文章被《公民与法》等杂志刊登,其中《拷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一文还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论文。
“学习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审判事业是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我要干到老、学到老,把全部智慧献给心爱的审判事业。”任秀娥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孜孜以求,不断实践。从事审判工作以来,她从保护当事人诉权和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出发,将最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审判实践中,迎难而上,敢打硬仗,妥善处理了一大批复杂疑难案件。在审判工作中,她注重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用心摸索行政审判的特有规律,立足于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总结出了行政案件“和解五法”:一是以情感人法,二是换位思考法,三是现场化解法,四是借用外力法,五是抓住时机法。“和解五法”在审判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几年来,任秀娥同志处理行政案件、行政执行案件近百起,和解率达到80%,充分发挥了行政审判“调解器”和“减压阀”的作用。一些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用“妙手法官”的称谓来称赞她高超的办案艺术。
二、秉公执法讲正气,她是一名敢于“顶到底”的法官
行政审判处理的是“官民矛盾”,任秀娥同志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善待每位当事人,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普通百姓,一视同仁。但是在办案实践中,有的行政机关怕丢面子或特权思想作怪,往往采取找领导、托关系等办法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面对这种情况,任秀娥同志从不畏缩、退却,而是迎难而上,敢于为群众仗义执言,一顶到底,确保案件公正审判。
2006年6月,基层法院受理了广东佛山当事人何某与济源市某行政机关国家赔偿纠纷一案。该行政机关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找分管市领导出来说情,当时基层法院迫于压力,一直拖着不积极办理。此案引起了全国人大的关注,济源中院将此案提级执行。任秀娥同志主动请缨,承担了此案的执行工作。该行政机关听说后,找到她爱人单位的领导,通过她爱人向她通融,她断然拒绝。之后,该行政机关又放出风:“如果任秀娥六亲不认,不予关照,她爱人提拔可能受影响。”任秀娥同志听到后淡然一笑:“如果我爱人的提拔以我违法办案为代价,我宁愿他永远不提拔。”办案中,她一方面积极向领导汇报,取得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直接上门找到被执行机关的领导。被执行机关的领导开始一直避而不见,任秀娥就一趟接一趟,不厌其烦地往被执行机关跑。在任秀娥契而不舍的精神面前,该机关领导终于坐下来面对此事。任秀娥详细陈述了外地当事人因此案受到的困苦和磨难,同时严肃指出拒不执行带来的法律后果。在任秀娥同志一身凛然正气面前,该机关领导终于答应全部执行,广东佛山当事人得到了全部执行款项28万元。为了表示谢意,何某通过代理人向任秀娥同志送2000元现金,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人民法官应该做的事。”
三、无怨无诲促和谐,她是一名坚持“查到底”的法官
有人说,办理行政案件是“吃现成饭的”,办理起来最轻松,舒舒服服坐在审判庭就把案件办了。任秀娥同志却说,“行政诉讼是一种不对等的诉讼,当事人一方是国家公权机关,是强势,另一方是普通群众,是弱势。如果错误地支持了行政机关的违法裁决,群众会感到无处伸冤,会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如果错误地撤销了行政机关的合法裁决,会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办理行政案件,必须慎之又慎!” 因此,她始终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高度秉公办案、严格执法。她经手的每一起案件,不管它大还是小,不管是“民告官”,还是“官告民”(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当事人),她都坚持在认真阅卷的基础上,到案件现场实地勘察,了解情况,把所有的问题一查到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千方百计解决“官民”纠纷,化解“官民”矛盾,促进社会安定祥和。
2006年元月,她承办了市国土局申请对承留镇曲阳村苗某违法占地拆迁案。苗某到庭后,不停地叫冤喊屈,说国土局处理决定不公。从程序上讲,此决定已经生效,需要强制执行。但任秀娥同志从苗某的诉说中感到此案可能有问题,她没有生硬地压制苗某服从裁决,自觉执行。而是当即立断,叫上国土局的办案人员,和苗某一起到现场实地勘察。来到曲阳村,任秀娥同志从群众家中借来钢尺,按照苗某提供的土地使用证明,对照国土局的裁决,在田地里一五一十,丈量起来。当时麦田里刚刚浇过,任秀娥同志在里边走来跑去,弄得裤腿湿了半截,鞋子泡进了冰冷的泥水,寒风袭来,令人真打哆嗦,她毫不在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对照、丈量,终于弄清了案件事实真相,苗某只是部分超占,只须拆30平方米,而不是裁决的100多平方米。看到任秀娥同志认真负责的劲头,苗某感动不已,当时就从家里叫人拿工具,拆除了超占面积上的建筑物。国土局的同志直挑大拇指:“任庭长,我们算服了你了!早有你这种认真细致的精神,我们绝对不会把案件办成这个样子。此案顺利执行,太感谢你了!”
四、一片赤诚为群众,她是一名热心“管到底”的法官
法官的职责是公正执法,依法办案。但在任秀娥同志的心目常想的是,公正执法是对法官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人民的法官,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通过一系列的诉讼活动,让当事人、让人民群众感受法律的温暖、法官的温情。所以,在办案过程中,她坚持把群众利益牢记在心,时时刻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那些无助的农民、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公正的蓝天。
丁某与济源市移民局安置纠纷一案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丁某是小浪底工程的移民户,在拨发移民款项时,由于丁某的养父代其领走移民款后没有将款项给付丁某,丁某便提起行政诉讼。任秀娥接收此案,她先是拿起“查到底”的法宝,来到丁某原来的村了解情况,又来到丁某现在的移民村了解情况,与村干部座谈,走访街坊邻居,并上门查看丁某家庭情况。看到丁某的大儿子得了胃癌,刚刚手术,小女儿上学交不起学费。她当即把口袋里的300元钱交给了丁某。然后,她马不停蹄来到移民局,直接找到局长了解情况,并详细介绍了丁某家中的惨状。移民局长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当即表态:“此案如何处理,尊重任庭长的意见!”三天之后,在任秀娥的主持下,丁某与移民局达成一致意见,移民局分批向丁某给付30000元建房补贴款,此案以和解告终。案件虽然结束了,但任秀娥同志却牵挂着丁某家中的困难,她主动找到教育部门,为丁某的小女儿办理了免去借读费的手续,又找到民政部门,为丁某家办理了低保手续。丁某逢人就说:“我原来以为这日子是没法过了,我也不想活了。是任庭长救了俺一家呀!”
近几年以来,任秀娥同志共审理行政诉讼案件近百起,审理国家赔偿案件10余起,执结非诉执行案件100余起,标的金额达200多万元,无一错案、发还案,为和谐社会建设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任秀娥同志就是这样,凭着这四个“到底”的劲头,矢志不渝,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任劳任怨、积极进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