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建设 -> 行政管理

如何加强行政机关财务管理

  发布时间:2010-03-03 09:31:13


    行政单位财务是各级行政单位在行使政府职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政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是行政单位基于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行政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新行行政机关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对策,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腐败等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行政会计制度

    1.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行政单位实行权责发生制是使用者评价行政机关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新公共管理体制下行政机关会计的改革方向,发达国家不同政府会计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一会计基础。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行政机关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行政机关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义务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这样,行政机关单位的财务报告就可以完整地反映行政机关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在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改革的初期,我们可以考虑借鉴德法模式的修订的收付实现制,即首先确认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实现收入和支出在各个期间的平衡,明确行政机关单位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收入支出方面更全面、准确的信息,能够对行政机关单位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反映,使管理者清楚地了解财政成本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完整地反映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权责发生制方法在配比基础上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这种成本既具有期间可比性,也可与外部竞争者比较,从而有利于鼓励竞争,有助于决定服务项目的收费和定价。同时基于真实成本基础,在管理上就可以要求公共部门以产量(产品或服务)或经营成果来衡量其工作绩效,从而有助于行政单位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执行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制度。折旧一方面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因自然损耗或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发生了价值减损,另一方面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后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补偿,是产品成本的一个部分。行政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反映经济资源价值的真实变化情况。确认折旧费用后,会使行政机关更加注意其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更好地认识未来的短期债务、更好地管理基础设施、更有效地重新分配预算,通过资产的摊销和计提折旧来反映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更新要求。

    二、着力实现机关财务的规范管理

    1.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理顺部门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要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增强预算透明度,建立专项资金项目评估机制,促进预算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年初下达的预算,贯彻实施预算管理和控制机能,强化预算约束力。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积极采取措施,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反对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将勤俭节约措施落实到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凡未经省政府或省财政厅、人事厅同意,无权自行制定或调整工资、福利、奖金、补贴、津贴等开支标准。对地方补贴的发放,实行由财政部门统一标准,统一发放,保证机关各单位之间职工利益分配的均衡,使其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2.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在继续做好工资统发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支付范围,确保各项财政性资金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提高支付效益,保证工作之内随时都能办理支付,保障单位资金安全有效正常运行。

    3.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效益。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必须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确保政府采购“阳光工程”的贯彻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无资金来源的采购,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管理,从源头上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

    4.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行为。财务制度的健全是规范和加强机关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理财,接受内部监督和外部检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根本途径。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不断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接待费、车辆使用费、空调费等经费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在“一支笔审批”的基础上,严格规定财务开支的审批权限,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填写齐全,凭证要字迹清晰,数字准确,印章清楚,如实填写付款单位、付款日期以及数量、单位、金额,根据财经制度的规定,每张单据经办人必须在背面签字说明事由,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负责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使机关财务开支既做到保障机关公务活动需要,又能节俭有方,用财有效,使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在单位内部得到具体的体现和贯彻落实,保证各项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会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会计监督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依法配备会计人员,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机关财务管理水平。

    6.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加强机关财务管理。机关领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加强机关财务管理的工作,财会人员要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96号   邮编:459000   联系电话:0391-5566088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